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风,刮到了黄浦江畔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!400多家企业携重磅新品亮相,海内外大模型批量集结,各类机器人同场竞技。
7月6日,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。大会以“智联世界,生成未来”为主题,围绕大模型、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、元宇宙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。同时还将有30余款新产品亮相,格外引人关注。
作为科技风向标和应用展示台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思想智慧、前沿技术和产业动态,有望助推人工智能健康创新发展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重磅新品集体亮相,人工智能“闪耀”全球
据了解,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有核心技术、智能终端、应用赋能、前沿技术等四大板块,涵盖大模型、机器人、芯片、智能驾驶等领域。参展企业超过400家,优秀初创企业超过50家,参展企业数量、展览面积均创下历史之最。
在大会上亮相的人工智能新品数量超过30款,众多新产品、新功能备受关注。
其中,有一款全新无人机可用于低空物流配送,在10分钟之内可以将5斤重的物品配送至5000米范围以内的用户手中。通过AI赋能,该款无人机可以轻松穿梭于楼宇和居民区,还可以在极端雨雪天气下安全飞行。
另一款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,呆萌的造型引发参展用户驻足观看。该车型可以自己充电,如果货物超重还会自动报警,科技感十足。它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运输,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。
除此以外,蚂蚁集团、腾讯等科技企业也带来旗下的新款产品,向外界展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。
蚂蚁集团展示了以“AI+根技术”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大图,其可信AI产品“蚁鉴2.0”入选大会的“镇馆之宝”,该产品可以通过智能对抗技术,生成海量测试集,对AIGC生成式模型进行交互诱导,并找到大模型存在的弱点或安全问题。
腾讯则展示了同样入选镇馆之宝的XMusic生成式通用作曲框架,基于AIGC技术,支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哼唱等多模态内容作为输入提示词,生成节奏、情绪、曲风可控的高质量音乐。
踏准“大模型”风口,已有多款产品发布
近半年来,随着ChatGPT的风靡全球,人们开始对大模型投入更多关注的目光。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布局力度,推动着相关技术和产品加速走向成熟。
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,在AI大模型方面,美国和中国现在处于领跑位置。美国的大模型数量位居世界首位,中国则从2020年起快速发展,目前我国的增长动力非常强劲。
在国内,约有14个省市和地区开展大模型相关方面的研发,以大模型的数量、人才储备等指标来衡量,上海、北京、广东、浙江等地处在全国第一梯队。
具体来看,复旦大学在今年2月发布的对话式大语言模型MOSS系统,是国内公开发布的第一个大模型。此后,商汤科技的日日新模型、竹间智能的“魔力写作”、达观数据的“曹植”系统、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“风乌”等产品也纷纷亮相。
一时间,国内的大模型产品,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!
从大模型发布的情况来看,AI产业的多元与厚度得以展现。以大模型的类别来看,既有能够胜任多场景任务的通用产品,也有垂直领域的智能底座创新产品。
可以说,我国厚积薄发多年,终于踏准了大模型的“风口”。
我国持续发力,竞跑“未来赛道”
需要说明的是,我国在近些年持续发力人工智能领域,竞跑“未来赛道”,引领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、网络化向智能化升级。
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也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和鼓励行业发展的举措,充分自身优势创新“助跑”。
北京市先后发布《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》、《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。上海市在文件中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数据、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。深圳市则发布《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》。
以上海市为例,上海AI企业的数量已从2018年的183家增长至2022年的348家,产值从1340亿元增长至3821亿元。
产业链涵盖智能芯片、传感器等企业,也包括软硬件协同、大模型等技术类企业,还有机器人、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类企业。
随着一批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的发展,整个AI产业集群正在逐步迈向世界级。
AI的演进迭代,将我们送到了一个广泛变革时代的入口。从“生”到“成”,我国已具备持续挖掘和使用AI强大动能的潜力。站在新的起点,未来值得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