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/
这里是黑龙江省依兰县,八百多年前,它是金朝的五国城,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就是在这里被软禁了九年。
【资料图】
/宋高宗 赵构(1107年-1187年)/
公元1126年,金国士兵攻破北宋东京城后,宗室赵构仓皇逃窜,迁都临安,在江南建立政权,开启了南宋时代。而徽钦两位皇帝及上千位皇族嫔妃大臣被俘,押解北上,受尽耻辱。
东京城所有财富在粗鲁的喘息声中被洗劫一空。相传当宋徽宗听闻金银财宝被金国强行占有时,他并不在意,而得知精美皇家藏书以及字画被掠夺时,却仰天长叹,心怀不甘。
/宋徽宗 赵佶(1082年-1135年)/
文化被掠夺的阵痛远大于对身体发肤的摧残,宋徽宗对精神生活至高无上的追求,也正是这一时代千万宋人的真实写照。
第四集 俗世吟
历史上对宋徽宗赵佶的评价褒贬不一,可以说,他是宋朝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。
相传,宋徽宗出生的那天晚上,他的父亲宋神宗正在翻看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,因此赵佶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是李煜托生的不祥之兆,预示他将和李煜一样,会成为葬送帝业的亡国之君。
是不是李煜托生不好说,但是他确实和李煜一般,有着过人的艺术天分,才华横溢。虽然在诗词曲赋上,赵佶略输文采,但在书法绘画上,李煜则稍逊风骚。
很难想到,二十岁出头的宋徽宗便独创了一种犀利挺拔、率真飘逸的字体流传于世,这就是瘦金体。这种字体运笔飘忽快捷,笔迹瘦劲,至瘦而不失其肉,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,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。
这卷《秾芳诗帖》是宋徽宗现存作品中字体最大的。近五寸的大字,以一列两行的形式书写在绢上,给人一种剑拔弩张、斩钉截铁的感觉,在严谨的法度上体现出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,具有极强的审美个性。
舞蝶迷香径,翩翩逐晚风。这是《秾芳诗帖》中的一句诗,大意是我愿做只迷失在花香中的蝴蝶,永远起舞在这如诗如画的晚风当中,这仿若是他自己内心的写照。徽宗确实堪称一代艺术巨匠,只可惜他选错了职业,坐上了龙椅。
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:
宋徽宗是一个天才,他的艺术上的这些造诣,就隔了这么多年,我们即使看不到原件,在图片上看,我们仍然会觉得美。
/宋徽宗《瑞鹤图》/
/宋徽宗《腊梅山禽图》/
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出自徽宗之手的画作《腊梅山禽图》,作品充满希望、富贵与爱情之美,无愧于他自诩的称号“天下一人”。
/大傩图轴/ /千手千眼观音图/ /书罗汉轴/
宋画在当今艺术品收藏圈坐享着天价,美国人对中国画的兴趣与研究就开始于宋画,而国内许多收藏家也以能拥有一幅宋画作为毕生的追求。
/范宽《溪山独钓》/ /李成《茂林》/
/董源《潇湘图》/
那时民间绘画、宫廷绘画、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,彼此间又互相影响。其中山水画发展到宋代,逐步分化成北方南方两大不同派系。北方画派以关仝、李成、范宽为代表,而董源、巨然的山水作品则成为了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。
/米友仁《潇湘奇观图》/
在南方山水画派的影响之下,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开创了一种“米氏云山”的画派,其画派最突出的特点就来自于画面中这些大大小小的横点,后人称之为“米点”。
这幅作品是米友仁所画的《潇湘奇观图》,画面峰峦起伏,云雾变幻,层林被烟霭笼罩,山石和树木仅用水墨点成,与远山融为一体,传达出云雾在山麓间穿行的灵动风韵。“米氏云山”的画作被后世画坛推崇为逸品,代表了文人画的最高境界。
宋代画家之所以能在这一时代大放异彩,还得归功于宋徽宗赵佶的推动。公元1004年,宋徽宗设立了画学,把画画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,以招揽天下画家。“野水无人渡,孤舟尽自横。”“嫩绿枝头红一点,恼人春色不须多。”这些诗句都是曾经的考题。
与此同时,他还提升画院与画家的地位,将画院提升至第一位,书院排在第二位,琴院、棋院分别排至第三、第四位。除此外,徽宗还亲自指导编纂了《宣和画谱》,可谓举帝王之力兴绘画之风,中国绘画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。
/宋徽宗《听琴图》/
当然才华横溢的不止宋徽宗赵佶一个,几乎各个宋朝的皇帝都十分文气,才情凛然,然而这种现象并非巧合,这和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。
本是武将出身的开国皇帝赵匡胤,通过兵变夺取了政权,才开启了宋王朝的序幕。为了不再重蹈覆辙,他不得不两次杯酒释兵权,解决了宋代武将拥兵自重的忧患,开启了重文轻武的政治制度,并在开国之后立下了“永不杀文人”的祖训,真正的文人政治时代由此开辟。
明代政治家宋濂曾感叹道:自秦以下,文莫盛于宋。流传甚广的唐宋八大家中,宋朝就占了六位。除“三苏”苏洵、苏轼、苏辙外,还有王安石、曾巩、欧阳修。而书法方面最声名雀跃的,就有苏东坡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四大家。
而由程颐、程颢兄弟开创的程朱理学,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了一次巨大的飞跃;南宋东南三贤朱熹、张拭、吕祖谦,也掀起了那时文化界的一汪春水。两宋时期的文化界可谓名人辈出,群星璀璨。
/宋代·《清明上河图》/
不论是帝王的推动,还是国策的导向,都让宋朝成为了文人社会的代名词。这一时代的文人,常常奇思妙想地玩起一些别样的娱乐活动,并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。
/宋徽宗《文会图》/
在台北故宫博物院,展列着一幅精美的宋代绘画《文会图》。精致的茶盏,正忙碌于备茶的童仆,所有的元素都道出了宋代文人雅士间一种别致的娱乐生活——点茶。之所以说是娱乐生活,在于宋代茶不仅仅是喝的,还是玩的。
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:
就是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在宋朝其实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。中国饮茶是从唐后期开始的,那个时候是煮茶。到了宋朝之后,开始实行点茶法。
在宋代,点茶之风从士大夫阶级走向了百姓,那是一种上至宫廷,下至民间,远至寺院,禁止文坛,全民皆好的娱乐活动。不同于今天的是,宋人喝的不是茶叶,而是茶饼。
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:
他把那个茶做成一个饼子,在喝的时候呢,就敲一块下来。还需要在火上烤烤,好让它酥一点。再拿一个碾子把它碾成沫、碾成面。碾完了之后还唯恐不够细,还要拿个箩子把它箩一箩。
将茶饼炙烤,研磨成沫,过筛取细,这就是宋人在点茶前的备茶步骤。有饼到沫,步步严谨,苛求精细,细微的差异都会影响点茶的效果。
李开周 《宋朝饭局》作者 宋代风俗史学者:
当时这个点茶指的就是泡茶的一种方法,先把干茶叶磨成粉之后放在茶盏,也就是茶碗,放在碗底里边,然后用那90度左右那种水一点一点去浇进去,然后一只手拿着小勺子或者拿着茶筅去搅动它,一边搅拌一边敲击,上下敲击。
王东 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:
宋徽宗赵佶呢,他就讲了手法,指绕腕旋,就是手指给力去击打茶汤。
打茶汤的方式叫做打拂,只有打拂的节奏、注水的落点、指绕腕旋的轻缓配合得几近完美时,茶汤才能呈现晶莹闪亮的白色泡沫,也就是乳饽。
王东 开封市茶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:
通过七次注水、七次击拂,最后形成中间高、周围低的云头雨脚之状,这才是真正的点茶。
点茶功夫全凭手艺,提手那一刻呈现出由黑至白的完美蜕变。乳白的云头缓缓从茶沫中升腾起来,久久不化,仿若永恒。点一盏茶,祛腻清污,驱困提神。
再用茶膏在乳饽之上题一字作一画,犹如水之丹青,成为了陶冶情操的一种观赏艺术。这种方式在宋代叫分茶,它与今天在咖啡上的拉花如出一辙。
宋人的点茶,让茶脱离了单纯的饮用功能,而升华成了一种极富文人情趣与艺术美感的生活消遣。
很多时候,宋人点茶并不是用来喝的,而是用来斗的。斗茶出现于晚唐,盛行于宋代,是一项茶客之间比赛茶质优劣的活动。
在斗茶中有个说法叫斗茶先斗色。点茶后,云头持续时间越久,茶品越高,其颜色纯白者为胜,青白其次,灰白、黄白为负。
为了分辨茶色,黑釉茶盏成了斗茶必用之盏。北宋学者蔡襄在《茶录》中写道:茶色白,宜黑盏。强烈的对比让茶之优劣一目了然。
/河北宣化辽墓壁画 《备茶图》/
宋朝的斗茶欢声随风也飘扬到了北方。辽国和金国地处北方,契丹人、女真人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,多食肉乳,蔬菜水果较少,饮茶可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。而从南方传来的斗茶,让他们对茶的理解从饮发展到了玩,引起了质变。
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:
那个时代的不管哪个国家都学宋朝首都的人,因为那是最时髦的地方,最富裕的地方,最文明的地方。
宋朝百姓大多都爱饮茶斗茶,每天茶馆一大早就开始营业,茶饼的清香萦绕于大街小巷。在南宋人洪迈的笔记中曾记载,宣和初年,一个要到吏部办事的官人起得太早了,于是他就前往茶馆休息,而茶馆之后设有浴堂,这说明宋人的习惯是先喝茶后沐浴,祛困提神,去热解乏。
宋朝之前,在浴堂沐浴是件很奢侈的事,一般贵族人家才设有浴池。而到了宋朝,文明昌盛,整个社会洋溢着文雅之风,百姓都十分注重自己的清洁卫生、仪态着装,因此沐浴之事从族走向了大众,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公共浴堂,那时有个很雅的名字叫做香水行。有趣的是,香水行门前都会挂一个壶,这是宋朝公共浴堂的标志。
十三世纪,路经南宋临安的意大利商人马可·波罗惊奇地发现,临安城内有浴堂三千,百姓都对沐浴乐此不疲,有的规模之大,可同时容纳百人以上。
在中世纪,欧洲人不爱泡澡,而在宋朝常年不沐浴是要受取笑的。仁宗时期有个窦元宾,出身名门,才华横溢,但因不常洗澡,同僚就叫他窦臭。
对于爱干净、有品质的宋朝人来说,焚香沐浴是一种精神享受,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点一壶茶,写一首词,泡一次澡,所有的烦闷顷刻间化为乌有,这正是宋朝子民对精神生活的高品质追求。这样的追求折射出宋王朝社会的安定,经济与文明程度达到了高峰。
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:
城市繁荣,这些正常的人都会发展出来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。它是如此的热闹,如此的亲近人。
这一天,开封艺人如同往常一样,正在排练着晚上要演唱的宋词曲目。
在古代汉族文学里,宋词以姹紫嫣红、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并称双绝,代表着古文学的繁荣盛况。宋词的繁荣和当时社会的繁盛有关,它渗透的是宋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与五味杂陈。
在宋代,词是用来演唱的,每一首词的词牌都代表一种曲谱。如今曲谱已经失传,我们能读到的仅留有文字格式。而今天艺人所排练的,正是根据宋代音乐规律而还原的几首新乐谱。
/柳永(约984-1053)/
在宋代,艺人演唱的最多的是婉约派词人柳永的慢词。
王雁翔 开封市宋词乐舞研究会 副会长:
北宋时期,柳永的词几乎是家喻户晓,史书上记载说是“凡有井水饮处,即能歌柳词”。它的主要风格就是婉约,表现在人间的爱情的比较多。
柳永的词在创作方向上变雅为俗,使宋词从贵族的文艺沙龙重新走向市井。然而宋,人人都能唱柳词,理解和欣赏他词中的意境,这说明宋代百姓的文化水准普遍很高。
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:
宋代是一个(活字)印刷开始流行的时代,书籍被大量地印制,书籍的获得就变得容易起来。换句话说,那就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。科举刺激了人们要去接受教育,而印刷术则提供了这样一种方便,所以宋代的识字率应当是比之前都高的。
识字率的提高,让宋人在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,因此这一时期一大批词人叱咤于文坛,词的风格也日益增多。北宋大词人苏轼就打破了传统宋词词体的题材局限,在婉约词家之外,另立豪放一派。
王雁翔 开封市宋词乐舞研究会 副会长:
苏轼之前,大部分大家把这个宋词都理解为一种比较婉约的抒情的这种长短句、曲子词,但是苏轼呢,他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的一个先河,揭露出人的思想深度,还有一些哲理供给我们。比方说他的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,一泻千里,大气磅礴,一气呵成。
好景不长,靖康之变,金人入侵东京城,徽宗、钦宗两位皇帝被俘,宋朝子民被迫向南迁徙,国破家亡的宋人偏安于临安。此时与金紧张的外交关系,让很多忧国忧民的词人触动心肠。那时连女词人李清照也为国发声,与她齐名的辛弃疾更是用笔墨挥洒心中无限的忧思与愤恨。
王雁翔 开封市宋词乐舞研究会 副会长:
辛弃疾作的是一些豪放的(词),你比如说他那个“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”,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”。因为他也是个将军,他的军界的威望和岳飞应该是齐名的,也都是战将,反对投降,反对和金人和谈。
但是宋朝军事力量的薄弱,让他们始终无法摆脱自身难保的尴尬命运。在三百多年的统治期间,宋受尽了辽、金、西夏侵扰之苦,但却又目睹了它们纷纷落落、国破家亡。
直到与蒙古军的崖山海战,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,只愿过宋朝生活的十万百姓追随其后,如此坚定而悲壮,大宋王朝的命运才算终结。
但纵观历史,两宋时代开创的是一个在文化、思想、科技、农业、经济、制度方方面面都领先于世界、富甲全球的文明时代,是一个奠定了我们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潮流时代。它炙热的文明光芒辐射到世界多个角落,以博大的胸襟吸纳多元文化,打造了一座诗情画意的世贸中心。
盛世华章与战争离乱,在这一时代悲喜交加;壮怀豪情与小桥流水,在这一时代一叹三叠。辉煌与耻辱并存,伟大与软弱相加,我们在追寻宋人别样生活的同时,也为这个时代璀璨文明的陨落而留下一声叹息。